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,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、東TOUCH、PCM電腦廣場、CAZ Buyer車買家、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-Magazine網站,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,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,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!
submit
submit
主頁  > 專欄  > 醫道 2013 年 01 月 26 日

岑信棠

港大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榮譽教授,腫瘤專科醫生,行醫四分一世紀,親眼見證科技進步,癌症由不治之症,至大部分都有得醫。

孖生兄弟

腫瘤科醫生看見眼前兩位容貌相同的青年人,瞬間分不清哪位是求診者,哪一位是陪診者,若不是記起首先進來診症室打招呼,並把弟弟介紹給醫生認識的那一位青年,是穿着寶藍色條子恤衫的話,可能弄錯發問對象。

事實上,這對孿生兄弟一同出現於診症室,是腫瘤科醫生要求的。還記得一個月前,高瘦的永祺由耳鼻喉科醫生轉介過來腫瘤科,他先前因為痰涎帶有血絲而求診,而經過醫生進一步檢查,發現他頸部兩側的淋巴也有腫塊,是淋巴結受癌細胞影響的典型徵兆,懷疑痰涎帶有血絲乃是鼻咽長有腫瘤所致,於是安排抽取鼻咽組織化驗,證實永祺患上第三期鼻咽癌。醫生一方面安排他接受化療及稍後同步進行的電療及化療,另外也為永祺「查家宅」,詳細了解他的家族病史。

儘管鼻咽癌的患者普遍較年輕,然而永祺今年才不過三十二,以鼻咽癌患者來說還是太年輕。一般來說,癌症患者愈年輕,受遺傳因素影響的機會愈大,換言之家族中極有可能遺傳了致癌基因,而其他家庭成員也可能帶有致病基因,故此腫瘤科醫生希望了解永祺是否有其他家人也曾患上鼻咽癌。

最後,腫瘤科醫生沒有在永祺的家族中找到鼻咽癌患者,然而卻發現永祺有一孿生弟弟永亨,而且這位弟弟更是同卵雙生的,即是他們帶有相同的遺傳物質。既然永祺的鼻咽癌極可能是由遺傳基因所致,那弟弟永亨也有機會帶有相同的致病基因,甚至可能已經發病,故此腫瘤科醫生着永祺帶弟弟前來接受檢查。

幸運的是,經過血液檢查EB病毒抗體水平、內窺鏡及活組織檢驗,證實永亨並未患上鼻咽癌。不過,他始終是高危病患者,所以醫生建議永亨要長期及定期接受檢查,以及早發現癌變去治療。

由於直到目前為止,醫學界尚未找出鼻咽癌的致病基因,所以只能透過家族病史,以及若有家族成員患上鼻咽癌時的年齡來評估患者患病的機會率。一般來說,愈多家族成員有鼻咽癌紀錄、與患病成員的親屬關係愈密切,及患病家族成員患病時小於40-45歲,基因致癌的機會也會愈高。

現時醫學界已確認了某些致癌基因,例如乳癌的BRCA1及BRCA2、大腸癌的APC等等。帶有這些致癌基因會大大增加患上癌症的機會,而醫學界其中一個發展,便是發展基因晶片,晶片上包含所有的致癌基因,只需一滴血便可以知道患癌機會。不過,現時醫學界對致癌基因並未完全了解,家族病史仍然是一個可靠的推斷工具。甚至即使在求診者身上沒有發現上述提及的致癌基因,但家族病史強烈的話,求診者的患病機會仍然甚高。故此,當醫生詳細查問你的家族底蘊時,請巨細無遺地回答,而平日也得多多關心家人及親戚,每一項資訊都跟你的健康有密切關係。

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,絕非推介任何診斷/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,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、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。
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,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