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,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、東TOUCH、PCM電腦廣場、CAZ Buyer車買家、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-Magazine網站,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,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,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!
submit
submit
主頁  > 名人薈  > 名人專訪 2012 年 01 月 18 日

搖滾潮媽 高靜芝

踏入新一年,高靜芝也來個新開始,上周六她卸任婦女事務委員會主席,為十一年爭取女權的生涯畫上休止符。

儀表端莊的高靜芝,想不到內心很搖滾,她一直為女權仆心仆命,自己也是個前衛人辦。五、六十年代,女人都被教育要三從四德,她因為有個開明的媽媽,「膽粗粗」學人夾band,跟苗可秀組成全港第一隊女子樂隊,去酒廊演唱,還做了「歌神」許冠傑隊band的經理人。大學畢業人人爭住去中環返工做白領,她竟然選擇在觀塘油漆廠打工。

「可能這就是所謂的rock and roll精神,不隨波逐流,凡事都要創新,開拓新領域,人生才有無窮機會。」

貫徹開明家教,她鼓勵女兒趁青春甚麼都要試,送給兩名女兒的座右銘是「Dare to dream, dare to follow your dream」,甚至對愛情態度亦如是,「叫她們初中快些拍拖,談戀愛是年輕人應該擁有的權利。」如此開明的潮媽,不可多得。

記者借來一支低音結他讓高靜芝影相,它重量不輕,但昔日夾band的她說只是小兒科,「好耐無彈了,以前揹着更重的bass彈半小時都係咁。」

做婦委會主席last day前一星期,高靜芝約傳媒茶敍。她穿了黑色套裝,配上三吋斗零踭,明顯set過頭、悉心打扮過才見人,每次她出席公開場合,都是那麼端莊和高雅。她逐一向記者遞上曲奇,是新年禮物,也是臨別一點小心意。「做了婦委會十一年,擔任主席六年,有深厚感情,但也很期望甩身。」

她是婦委會的開荒牛,不少政策都由她一手一腳推動,○六年成功向政府爭取五天工作,現時女警獲特別剪裁的避彈衣及細小手槍、男女廁格比例等等,她都有份爭取。

快將不在其位,她不吐不快,也不怕得罪人,「曾蔭權○七年想將安老事務委員會、青年事務委員會同婦委會合併,歸入家庭事務委員會下,幸好當時各婦女團體極力反對,不停寫信給政府,婦委會才不用摺埋。」

說話心直口快,手上兩只銀戒指,更反映與端莊外表不一樣的她,「很少戴好lady的款式,鍾意粗線條些的銀器。」

她不是生於玻璃罩內的小花,從小就知道自己的世界可以自己話事,並無男女之分。

她家有三姊妹和兩兄弟,她排行第四;父親做石礦生意,母親是家庭主婦,全屋共有五女三男,事無大小都由母親說了算,「爸爸好尊重媽媽,由細到大都覺得媽媽好話得事,完全無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。」

六十年代,高靜芝(前排左)與四名中學同學組成全港第一隊女子樂隊The Mods,她彈bass彈到十隻手指都起了繭。

追星

五、六十年代的社會,很多家庭要女兒去工廠打工,賺錢供男丁讀書,但高靜芝一家從無這回事,哪個有本事就可以讀書,更開明的是只要書讀得掂,就做乜都不理。她自小成績好,媽媽讓她享受「做乜都得」的自由,好在她讀傳統名校嘉諾撒聖瑪利書院,一班書院女不會夜浦索K,最沉迷不過是「披頭四」,唱片、海報、衫、飾物乜都儲還不夠,她還當上歌迷會主席。六四年「披頭四」首次來港演出,她透過電台DJ搭路到後台攞簽名,跟時下追星的o靚妹一樣狂熱。

高靜芝卸任婦女事務委員會主席前夕,邀約記者茶敍,貼心的她更買了曲奇送給各人。

遇上「歌神」

當年盛事「星島業餘歌唱比賽」中,她又迷上「歌神」許冠傑與友人組成的樂隊The Harmonicks,這個中學女生勇字當頭,自薦做經理人。

「接觸外國音樂多,覺得香港好多band較娘,但聽他們夾歌第一個反應是『得喎,好有質素』,當時許冠傑未正式出道,而結他手是我同學的弟弟,立即自告奮勇幫他們接show、揀歌、揀衫,當時細個貪得意覺得好好玩,不過已經好多年沒有聯絡了。」

做了大半年經理人,她心癢癢想玩埋一份,跟四個同學自組全港首隊女子樂隊The Mods(時代客),她負責彈低音結他,專夾外國流行曲,例如〈Happy Together〉、〈The House of the Rising Sun〉、〈Ferry Cross the Mercy〉等,又專登搵裁縫訂造制服,認真得很。

高靜芝的思想前衛,也不介意扮鬼扮馬,○二年出席一個婦女文藝晚會,以一身古裝示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