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,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、東TOUCH、PCM電腦廣場、CAZ Buyer車買家、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-Magazine網站,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,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,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!
submit
submit
主頁  > 專欄  > 東觀點 2011 年 10 月 18 日

政治病毒害港 不應再忍

立法會搬到新大樓,市民多期望有個好的開始,起碼可少些吵鬧,多些理性討論,讓大家耳根稍稍清靜,可惜議事堂甫開鑼,黃毓民與梁國雄就急不及待上演「爆火騷」,以惡言挑釁,特首今次不甘示弱奮起反擊,結果爆發口舌混戰,兩人被逐離場。事發後,泛民議員反而指主席不公,斥曾蔭權冒犯,對兩人言行竟無一字批評,是非之顛倒,莫此為甚。

但看深一層,泛民議員如此偏袒只不過是一貫「逢官必反」的本能反應,事實上他們都心知肚明卻故意迴避一個重要事實,就是激進政客帶來的粗暴文化已成了一頭破籠怪獸,並正瀕於失控,就連泛民議員本身也成了受害者,只是礙於泛民形象,有苦自己知。

黃毓民等不斷演出「鬥爭騷」以鞏固基本盤,令議會變成鬥獸場,這種劣質政治正侵害民主制度根基,不應再容忍。

怪獸遺禍有一個發展過程。○四年「長毛」進入立法會,因單人匹馬,其勢未成,行徑雖然出位,尚算有個譜,但自從黃毓民當選入局,聯同「長毛」及陳偉業組成「立會三煞」,之後他即引入台灣式的「議會全武行」,於○八年曾蔭權宣讀施政報告時向他擲蕉,開了「施襲」的先河;同時他又引進砵蘭街式粗言惡語向高官辱罵問候,結果議事堂變成市井罵街場所,「奴才」、「X街」不絕於耳。之後,三人在議事堂內互相競逐,各出奇招鬥出位,過往講秩序的議會傳統蕩然無存。

到近期,他們進襲的方式更層出不窮,且愈來愈兇,指罵官員的用語也愈來愈粗野,究其原因,只有一個,就是他們已準確計算到,每次表現夠激,擁躉就一次比一次興奮,日後再投票選他們的機會也就增加。由於立法會選舉是採取比例代表制,激進政客得到數萬票便可勝出,為達到當選目的,他們必須不斷演出「鬥爭騷」,而立法會和官員便成為了他們一仗功成的「犧牲品」。

明眼者其實很容易看穿他們正義面具背後的真正意圖,而市民對其所為亦愈來愈反感,但為何他們仍可為所欲為?原因有三:

第一,由范太到曾鈺成,兩屆立法會主席對維持議會秩序都不夠強硬,就如教師管教不嚴,頑劣學生自然無所顧忌。直到近期,立法會多數議員都覺得問題嚴重,主席才增加「紅牌」,賦予小組委員會主席有權勒令搗亂議員離場,但風氣已成,由鬆變緊難矣。

第二,多數泛民議員雖然對他們看不過眼,亦知道會拖累整體民望,但無奈彼此同屬一陣營,手指拗入不能拗出,所以明明不滿仍要為他們護短,處處加以縱容。

第三,一些高官雖屢屢受到辱罵欺凌,但欠缺還招經驗,又恐怕反擊會擦出火花,令自己成為傳媒針對的目標,麻煩就更大,為免陷入鬥爭漩渦,惟有強忍。這種息事寧人心態,卻招來玩嘢者步步進迫。

粗暴文化猶如病毒,如果不加以打擊任由肆虐,將會侵害議會民主的根基,破壞立法與行政正常關係,影響十分深遠。相信曾蔭權也深知劣質政治對香港的遺害,他今次怒斥他們「爛仔」,又說議會不是「黑社會」地方,並不是針對個別言行,而是向過往種種惡言暴行的「總反擊」,向他們表明,政府對此已不再容忍退讓。

看來這只是第一步,政府上周已再度致函立法會主席,強烈要求他日後應對議員的搗亂粗暴行為「採取適當行動」,意即會交由警方處理。

遏止劣質政治擴散,責不僅在政府,立法會所有議員(包括泛民議員)也應負起責任,因為激進政客所為已大大拖累整個議會,近月民調顯示市民對立法會的支持度大幅插水,因為在市民眼中,立法會已成為亂糟糟的「鬥獸場」,愈來愈遠離市民的期望。如果此風不煞,政府和立法會都會成為輸家,民主發展受到的損害將難以彌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