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,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、東TOUCH、PCM電腦廣場、CAZ Buyer車買家、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-Magazine網站,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,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,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!
submit
submit
主頁  > 專欄  > 精神食糧 2011 年 07 月 22 日

黃宗顯

精神科專科醫生,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院士,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院士,大學兼職教師,曾任多份報刊專欄作家,每天工作要面對不少生命中的精神迷路人,也愛走出診症室,以文字分享杏林點滴,宣揚愛與關懷。 著有《還須心藥醫》和《情緒病診療室——破解人心的密碼》。 電郵地址: drwongchunghin@gmail.com

數碼排毒

當我還是醫學生的時候,在大學演講廳外、醫學院圖書館裏、大學飯堂中一定有一個免費電話,因為那時候手提電話還未流行,大部分大學生也未擁有手機,那時流行的卻是傳呼機。所以上課前後,免費電話前定必見到一條人龍等候着,有的是打電話向他人報道,有的則是覆傳呼機的留言。

那時候,電腦應用還未有今天那麼普及,每天都要老遠走到大學的電腦中心,然後排隊等待空置的電腦,登入自己的電子郵件帳戶去檢查電郵,還記得那時的電腦速度太慢,相信大部分人是沒有耐性繼續在等待的。後來,很多大學也相繼推出優惠學生的電腦訂購計劃,只限一人以優惠價購買一台。其後,大學圖書館也在閱讀的座位,裝置了專為筆記型電腦而設的電源和保安扣,大大鼓勵各位擁有私人電腦,後來也聽不見有人要去電腦中心上網了。

過去十年,科技發展一日千里,數碼電子產品也層出不窮,要緊貼最新產品談何容易!自二○○七年起,我們彷彿進入了i世代。iPhone、iPhone3G、iPhone3GS和iPhone4在短短四年間接踵面世,吸引了市場上大部分的客戶,Android和Symbian是另外兩類受歡迎的智能手機。一位朋友不喜歡有多功能的手機,想反璞歸真,到電器舖搜尋只有打電話功能的手機,最後也難以找到。

十多年前,香港的電器店以賣家居電器為主;今天,先進的數碼電子產品佔據了他們生意的大部分。從前還沒有這些東西時,我們也可以如常地生活;今天有了這些電子產品後,我們也是繼續生活,但是生活模式卻大幅度改變了。科技一方面令人的生活質素提升,但它在人的心理質素上,卻可能造成了另一些意想不到的影響。

有一次,一位年輕人告訴我:「我與母親剛剛吵了一場,因為她不尊重我的女朋友,我現在很不滿意。我希望她會看到我在Facebook牆上的留言,我要她知道我永遠支持我的女朋友,我要她看了不好受,看她以後還敢對我女友說些刻薄的說話!」同一屋簷下,為甚只可用互聯網跟家人溝通,難道真的有口難言?

一個周末,我跟一名任會計師的朋友到新界遊覽一天,因為他平日工作壓力大,差不多每天都要超時工作,所以找我一起出外散散心。我們到了很多不同的地方,每到達一處地方,他一定從口袋裏拿出智能手機上網,我問他是否有些未完成的工作,他遂跟我說:「不是啊!我正在『打卡』(check in),給朋友知道我去了哪裏!」這豈不是一種自願被人監視的行為嗎?

有一次的周五聚會後,大家都喝了不少紅酒,有點醉意,朋友甲在忘我帶醉的精神狀態下,離開朋友乙位於離島的家。當甲乘船抵達中環碼頭時,酒氣散了,從醉醒來,發現自己把智能手機遺留在乙的家。她突然變得心情焦急,緊張地說:「今次糟透了!沒有了手機,所有朋友到找不到我了,這個周末我甚都沒有了!」只是幾天不能跟朋友聯絡,也不是甚世界末日啊!

試想想,有一天,想像自己去了馬爾代夫度假一個月,上機前忘了帶常用的數碼電子產品,你在那裏的感受會是怎樣呢?近來,美國有些酒店推出了「數碼排毒」套餐,在登記入住時,把身上所有的數碼電子東西交予酒店暫時保管,住客將會享受到各種旅行飲食優惠或贈品。

今天的世界裏,不少人已有對數碼電子產品有不同程度的依賴和成癮行為,相信「數碼排毒」的套餐,是尋找心靈綠洲的途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