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,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、東TOUCH、PCM電腦廣場、CAZ Buyer車買家、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-Magazine網站,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,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,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!
submit
submit
主頁  > 醫療.健康  > 醫療檔案 2023 年 01 月 06 日

柏金遜症可嚴重影響活動能力 深層腦部電刺激手術 配嶄新感應功能助改善

柏金遜症沒法根治,嚴重患者若無法透過藥物好好控制症狀,深層腦部電刺激手術是解決方案之一。有腦神經科專科醫生指,隨著科技進步,深層腦部電刺激配新一代感應功能使用,可助實時監測患者的腦電波數據,以助精準調控腦電刺激量程式,改善患者症狀。有柏金遜症患者坦言,「手腳無再咁僵硬」,重拾自理能力之餘,用藥劑量也減少、睡眠時間延長等均有助提升生活質素。

柏金遜症是一種慢性腦神經組織衰退疾病,根據世界性的統計,每800人便有一人患上,好發於60歲或以上人士,但約有一成病人是在40歲前發病。神經外科專科醫生潘德立醫生提醒,柏金遜症初期會手腳出現不受控制的震顫和手腳僵硬等症狀,中後期更有機會失去平衡跌倒,甚至出現說話不清、吞嚥困難或精神錯亂症狀等,若出現有關症狀,應盡早求醫。

潘醫生表示,嚴重柏金遜症患者若無法透過藥物好好控制症狀,深層腦部電刺激手術是解決方案之一。潘醫生表示,此手術旨在透過植入的刺激器,釋放電脈衝調節腦神經信號,以助改善症狀。除了柏金遜症,肌張力障礙以及癲癇症患者,經接受嚴謹評估後都適用。

腦神經科專科醫生陳曉暉醫生(左)及神經外科專科醫生潘德立醫生(右)。 


感應設備可實時監測腦電波數據 助精準調控腦電刺激量 改善症狀

腦神經科專科醫生陳曉暉醫生表示,隨著科技一日千里,深層腦部電刺激的設備及功能也與日俱進,當中包括近年研發可實時監測腦電波數據的感應設備,「若偵測到13至30赫茲(Hz)的腦電波頻率,即代表該患者正經歷柏金遜症手腳僵硬的運動徵狀」。

陳醫生續指,醫生會在病人覆診時,根據其電子日誌的記錄,例如在某時段曾跌倒或服藥情況,以及監測系統記錄的腦電波數據,從而精準調較腦電刺激量程式,和調整病人服藥份量,以達致最理想的治療效果。她又透露,有關設備未來有機會演變成因應患者症狀,自動發出合適的電脈衝節腦神經信號,直接改善症狀。 


七旬柏金遜症患者重拾自理及社交能力

陳先生(化名)現年70歲,已患柏金遜症近二十年,患病初期會出現右身肢體僵硬等症狀,用藥時亦會出現不自主動作。他去年接受深層腦部電刺激手術配以新一代感應設備後,症狀明顯有所改善:「手腳無再咁僵硬」。其兒子坦言十分感動,喜見父親能重拾自理及社交能力,其用藥次數也由每天十多次,大減至少一半至四至六次,睡眠及生活質素也變好:「以前每一、兩小時就要起身食藥,現在可瞓至少五至六小時…瞓好、食好、心情都好咗!」

 

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,絕非推介任何診斷/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,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、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。
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,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