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,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、東TOUCH、PCM電腦廣場、CAZ Buyer車買家、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-Magazine網站,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,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,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!
submit
submit
主頁  > 時事  > 新聞專題 2022 年 07 月 05 日

夾縫下的人生 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

都說段崇智是「夾縫下的校長」,上任僅一年,香港爆發反修例風暴,中大校園成為其中一個戰場,身在旋渦,他是學生口中的「段爸」,也是「段狗」,這邊廂學生怪責他保護不力,那邊廂建制陣營又痛斥他過分維護示威學生,上任時明言不懂政治的段崇智,偏偏屢陷政治風眼。「身在夾縫,其實也不一定是壞事。」自言生性樂觀的他,說得雲淡風輕。是左右逢源,還是兩面不是人,大抵不再重要,剛獲續任三年、迎來中大「一甲子」,他說希望帶領中大重新出發。
作為國際知名的生物醫學科學家,擅長修復骨骼組織,段崇智說會努力和年輕人溝通,了解他們的想法,修復關係。他又罕有談到年輕時的音樂夢,透露在人生最感迷惘時,曾在大學圖書館閉關一個月,尋找方向。「我覺得人生好奇妙,不要take anything too serious(凡事不要太認真)。」夾縫下的奇妙人生,站在人生交叉點前,選擇放開胸襟大步向前走,做了科學家仍享受音樂的段崇智如是說。

上任以來屢陷政治風眼,剛續任中大校長的段崇智自言生性樂觀,笑說身在夾縫亦非壞事,往前看就好。

 

選擇留學美國,段崇智解釋只因自己年少時愛問「一千個為甚麼」。

 

「這把雨傘印了一個學院名稱,不能入鏡,否則會以為校長偏心……」訪問這天,下着毛毛細雨,邀請校長段崇智撐起雨傘到百萬大道留影,隨行的中大職員為張羅拍照用的雨傘大為緊張,黃傘固然不能撐,印有八大學院的雨傘,又怕招來「大細超」之嫌,左思右想,最後寧願冒着雨濕身快影,不撐為妙。見微知著,作為一校之長有多難,可見一斑。
「無辦法,做校長就是要這樣。」客觀抽身、公平公正,理所當然,但在政治旋渦下,即使有理也不易說得清,身處夾縫,段崇智笑說不一定是壞事:「因為兩邊都可以靠住,反而可能比較穩陣。」他強調喜歡往前看:「我是一個非常樂觀的人,喜歡看明天,精力有限,將精力放在正面的事就好。」由反修例事件到續約爭議,他只說:「用對的方法去做正確的事,這才最重要。」

愛問一千個為甚麼

七十一歲的段崇智,是國際知名的生物醫學家,二○一八接替前校長沈祖堯出任中大校長,將於二○二四完成六年任期,但剛獲續任三年至二○二七年。自小成績優異,在傳統名校畢業後留學美國,但他沒選擇留港升學,他解釋只因自己是愛問「一千個為甚麼」的小孩,「我讀中學的年代,大學畢業不是打政府工,就是做醫生律師。」這樣順理成章的康莊大道,大抵不太適合這個熱愛自由又愛每事問的年輕人。
畢業後留在美國發展,走上學術之路,先後擔任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細胞及分子工程中心首任總監,以及生物工程學系及機械工程及材料科學系教授等,培育再生醫學和研發人造組織的新一代「跨文化」生物醫學家,並於二○一二年獲匹茲堡大學委任為McGowan再生醫學研究院助理總監及軍事醫學研究中心首任總監。一別香港三十年,作為國際知名生物醫學家,與香港再續前緣,他透露是源於一次國際科學會議。

段崇智現時是香港聖樂團成員,不時參與公開演出,繼續享受音樂。

 


「記得有次在維也納開會,有人和我提起RGC(香港研究資助局),邀請我加入。」二○○九年,他的研究基地仍然在美國,但每年就短留香港參與審批研究撥款的工作。「好多建議書都是香港教授撰寫,水準好高,那時我先發現,科研在香港雖然只有二十多年歷史,但成績很好,原來香港有這麼多的人才,政府亦好支持科研發展。」創新科技局在二○一五年成立,那是香港發展科研產業的黃金時間。
其時,段崇智與香港學術界的接觸愈來愈緊密,二○一六年,他加入中大擔任傑出訪問教授,又是組織工程學及再生醫學研究所首任所長,每年回港兩、三次,仍是港、美兩地走。直至二○一七年,有獵頭公司主動聯絡,問他是否有興趣接任中大校長的工作,香港在科研發展上的美好願景,令他萌生回流香港的念頭。「香港政府對大學以至科研亦好多支持,我最記得上任前一個月,與特首林鄭月娥飯局,她提出全新的吸納人才計劃,有好多有遠見的構思。」

希望中大重新出發

只是鴻圖未確切落實,二○一九年,香港爆發反修例風暴,政治浪潮席捲全港,其時段崇智上任中大校長還未夠一年。始料不及的時局發展,事過境遷,記者問他對選擇回港有沒有感到後悔?段並無正面回應,只重覆:「我相信明天會更好,學了很多,仍然覺得,香港有好多正面的發展。」他表示會樂觀看未來,又形容已有抗體,有信心可應對未來的挑戰。
對於續約引起的爭議,他就這樣說:「我也是人,完全無感覺是騙人吧?」但他強調自己「不是參與政治的人」,更不懂政治,改變不了別人的想法,就只能改變自己看事物的角度。「人生遇到的每一件事,都是一個考驗,如果人生的路完全平坦,那你一定行錯了路。」他又舉例:「眼前有大石,一是跨過去,一是隔籬行過去。」他並無明言自己的選擇,或許不同人自有不同的解讀,續任後明年迎來中大一甲子,段崇智說希望帶領中大重新出發。
「人生是很有趣,我的妹妹在加州定居,有一日找到爸爸以前寫的一張書法『博文約禮』,執筆年份正是一九六三年中大成立那一年,我看到立即呆了,爸爸已過世,我不知道當年為甚麼會寫下中大的校訓, 六十年之後再搵到,是否人生冥冥中的啟示?」作為一個科學家,他打趣謂這樣的想法未必很科學,但他說人生很奇妙,就如那些年,他差一點就跑了去學音樂,做不成科學家。

段崇智說在美國生活多年,但始終心繫香港,形容自己已是中大人。

 

段崇智人生重要的轉捩點,是放棄劇團巡迴演出機會,選擇在實驗室做實習生,開啟了生物醫學研究的大門。

 

不忘愛音樂的興趣

「自小很喜歡音樂,在美國大學第一年選修了很多和音樂有關的科目:聲樂、作曲,好喜歡唱歌。」那年暑假,剛好有劇團來大學招募表演者,段崇智應徵獲錄取,憧憬一班人去不同城市表演歌舞劇,但心多多的他,又同時另外報考三份研究實習生的工作,其中一份更可以去芝加哥,只因一通電話,一念之間,人生改寫。「有一日,其中一份研究實習生工作的教授打電話來,好耐無遇過中國人的教授,又好耐無聽過中文,雖然是金山中文,結果我沒有選歌舞劇,沒有再想芝加哥,一口就答應了這份工作。」
「如果我去了音樂劇,或者去了了芝加哥,人生會否有不同?」他形容這個決定成了他人生重要的轉捩點,他與這位金山阿伯口音教授,從此亦師亦友,專注生物醫學研究,考進洛克菲勒大學(Rockefeller University),其後到哈佛大學醫學院擔任博士後研究員,踏上學術之路。只是漫長人生,總有迷惘時間,就讀研究院時,他就曾為研究的方向大感苦惱。
「那時教授建議我給自己時間,看不同類型的書,開寬眼界。」在圖書館閉關一個月,結果就在一篇最簡單的科普文章,找到他感興趣的研究方向,成就往後幹細胞再生醫學的研究。「每個人年輕時都總有迷惘看不到出路的時間,但只要放開胸襟,找到你真正感興趣的事,力量是會好大。」邊走邊唱,段崇智說。

中大明華堂早前傳出悠揚歌聲,是因為校長段崇智與宿生共聚,由老舊民歌到時下廣東歌,用音樂與學生溝通。